中华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介入与血管外科主任滕皋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最近成功研发出碘粒子胆道内照射支架系统。与传统支架相比,采用携带碘125粒子的胆道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安全有效,术后支架通畅时间更长久,并有望延长患者生存期。这一成果相关论文近日发表在国际权威刊物《欧洲肝病杂志》上。
据悉,滕皋军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曾获201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其核心内容之一就是碘125粒子食管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该支架系统颠覆了以往支架只有开通食管闭塞的功能而对肿瘤治疗没有作用的理念,赋予支架可直接治疗恶性肿瘤的新功能。
恶性胆管梗阻是临床常见疾病,一旦出现阻塞性黄疸症状,仅10%~20%的患者能够手术切除。对于不能手术的患者,解除阻塞性黄疸对其后续治疗起到决定性作用。能否将新型食管支架的研究理念应用于胆道支架?滕皋军研究团队从2008年11月开始研制胆道内照射支架,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研究人员将24名恶性胆道梗阻受试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受试者置入传统金属支架套叠着的碘125粒子内照射支架,而对照组受试者仅置入传统自膨式金属支架。对完成试验的23名患者,支架置入技术成功率为100%。除对照组有3名患者在支架置入后的11天内死亡外,其余患者黄疸、瘙痒等胆道梗阻症状逐渐消失,体力状况明显改善。
在后续的随访中,碘125粒子内照射支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分别为7.4月和8个月,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和平均生存期则为2.5月和3.4月。此外,碘125粒子内照射支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支架移位或放射性粒子泄漏,且患者的支架直至随访时都保持通畅。